上海交通大学史教授核心团队经过20多年的潜心研究,在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方面获得了15项国家授权发明专利,部分成果在美国FDA、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上海海关等单位推广试用,而且还受到美国杜邦、法国梅里埃等公司的亲睐。相较于传统的微生物检测方法,史贤明教授研发的微生物检测技术具有快速精准、价格低廉、使用便捷等诸多优势,具有较大的商业化价值和前景。这些方法的主要优势分析如下:
(1)特异性检测靶点,有效地解决微生物分子检测的假阳性问题
鉴定到的微生物特异性检测靶点,是依据先进的比较基因组学方法而发掘的,而且经过了PCR实验的确证,并在不同类型食品中进行了使用效果评价,能够有效解决微生物分子检测领域面临的假阳性问题。
(2)先进的扩增内标,较好地攻克了微生物分子检测的假阴性问题
研发了扩增内标的方法,将扩增内标添加到PCR反应体系中,使之与目标基因序列共同进行扩增,如果在反应体系中存在一些抑制因素,则扩增内标和目的序列的扩增反应都将受到抑制,从而达到指示PCR反应假阴性目的,有效解决了食品微生物检测过程中由抑制剂或干扰因素等导致的假阳性问题。
(3)高效的富集方法,较好地攻克了微生物检测的菌体富集难题
研发了多氨基硅包磁性纳米粒子,能够与PCR检测技术联用,实现了有害微生物的非选择性富集,可快速、灵敏、高通量同时检测多种致病菌,突破了微生物检测的样品前处理与菌体富集有效性差的瓶颈,同时降低了检测成本。
核心专利组如下:
(1) 一种抗菌且产胞外多糖的弯曲乳杆菌及其应用. 中国, 专利号ZL202110559402.5, 授权日2022年09月20日.
(2) 一种检测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肠毒素A基因的方法. 中国, 专利号ZL201510111879.1, 授权日2017年12月29日.
(3) 一种多氨基硅包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与应用. 中国, 专利号ZL201410647601.1, 授权日2016年10月12日.
(4) 一种基于显微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检测副溶血弧菌的方法. 中国, 专利号ZL201310072019.2, 授权日2015年06月17日.
(5) . 一种快速检测食品中致病菌的方法. 中国, 专利号ZL201310046266.5, 授权日2014年10月22日.
(6) 鼠伤寒沙门氏菌及其血清变种的多重PCR检测方法. 中国, 专利号ZL201310204589.2, 授权日2014年10月22日.
(7) . 沙门氏菌内标逆转录荧光定量快速检测的方法和试剂盒及应用. 中国, 专利号ZL201210129384.8, 授权日2013年09月11日.
(8) 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的沙门氏菌血清组的多重PCR鉴定方法. 中国, 专利号ZL201010301178.1, 授权日2012年11月07日.
(9) 鸡白痢-伤寒沙门氏菌PCR检测方法及其中的核酸和引物对. 中国, 专利号ZL200910311245.5, 授权日2012年08月22日.
(10) 鼠伤寒沙门氏菌PCR检测方法及其中的核酸和引物对. 中国, 专利号ZL200910311228.1, 授权日2012年07月18日.
(11) 基于DNA随机改组技术的扩增内标制备方法. 中国, 专利号ZL200910047045.3, 授权日2012年07月18日.
(12) 肠炎沙门氏菌的PCR检测方法、核酸及引物对. 中国, 专利号ZL201010113922.5, 授权日2012年07月18日.
(13) 食源性致病菌多重扩增内标序列及其制备方法. 中国, 专利号ZL201010300888.2, 授权日2012年04月25日.
(14) . 食品中婴儿沙门氏菌PCR检测方法及其中的核酸和引物对. 中国, 专利号ZL200910311246.X, 授权日2012年03月21日.
(15) . 基于基因置换技术的活菌内标的制备方法. 中国, 专利号ZL200810202295.5, 授权日2011年01月12日.
该技术成果应用于食品检测领域,欢迎各大检测公司来电洽谈技术合作!
联系人:徐先生,技术经纪人(执业编号:JA201700068)
联系电话:18621712919 (微信同号)